“教师阅读缺失”根在哪里?在于兴趣、习惯的缺失?在于工作压力沉重?在于阅读需要的缺失?我认为,这些只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教师阅读缺失”的根不在这里,而在“爱心缺失”。
当然,把问题说得这么严重似乎有点太过苛刻,我也是一线教师,对教师生存环境教师头上的“三座大山”(学生、家长、校领导)也都深有感受。题海、考试、分数、名次,确实搞得老师们昏头转向,疲于奔命,哪来的时间阅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题海?要“大考一个月,小考天天有”?我们要分数要名次就非得要把自己把学生甚至家长一骨脑统统卷入题洋课海?我们的这些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做法,最重要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们的“阅读缺失”。因为“阅读缺失”,我们不能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因为“阅读缺失”我们未能及时更新观念;因为“阅读缺失”,我们不能找到高效低耗的方法;由于“阅读缺失”造成的这诸多后果使我们的竞争重心由功底的竞争转向功耗的竞争,转向学生学习本科(其实就是做作业、练习卷)、时间的占有量的竞争――简直是一场斯文扫地、毫无公平可言的抢夺战!
如果回顾一下恢复高考制度近三十年来我们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起初搞题海的始作俑者,无非是少数几个老师,绝大部分教师仍是老老实实凭提高自身素质公平参与竞争的(其实时行政也较科学,对各科课时、课时与课外作业时间的比例也有明确规定:记得语文是1:1.7,数学是1:1.4,物理是1:0.6,化学1:0.5),那时绝大部分教师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出作业、练习题讲的是“两题能解决的就不出三题”。但后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大部分老师眼看着大好时光都被其他科目占去了,也就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斯文,也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加入以题洋课海占有时间的不公平的争夺战了。老师为什么会发起这场不公平竞争?明显是因了少数老师对全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太少,对自己的近视的功利追求太多――其实质也就是对孩子们的“爱心缺失”。更多的老师为什么要加入这场不公平的竞争?正是由于少数老师的“爱心缺失”对他们产生威胁而导致他们也“爱心缺失”。
相反,另外一部分(很遗憾,可能是少数)老师则不同,他们“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以其对孩子们浓烈的爱心,爱护着甚至呵护着孩子们,即使在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异化为分数的时候,他们仍能耐住寂寞,仍能忍受种种不公而稳住心志甘当“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具体地讲,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们不忍心看着学生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却事倍功半,低效高耗,高分低能,这些老师往往工作最重、最忙、压力最大、但他们仍用雷锋的钉子精神坚持阅读,他们要靠阅读提高自己,要从阅读中探求使孩子低耗高效健康成长的新观念、新方法。阅读使他们聪慧使他们机智,坚持不懈的阅读往往使他们成功,在其他教师们的疲于奔命中脱颖而出。可见,教师的阅读的不缺失,源于他们的爱心。教师的“阅读缺失”则源于他们的“爱心缺失”。
是的,“需要决定行动”,教师缺乏阅读需要当然会造成“阅读缺失”。但是,“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需要不需要最终是由意志决定的,一个对学生富有爱心的教师怎么能又怎么会没有阅读需要?正如漳浦六中黄穗琴老师《调查再全面一些,研究再深入一点――根治“教师阅读缺失”之我见》一文所说,有的老师心中装着学生装着国家民族,因而他们就能把学生的需要把国家民族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并由这需要这爱心激起自己浓厚的阅读兴趣,他们再苦再累再忙也要挤时间阅读;反之,为数不小的老师则心中只有围城酒堡,只有个人名利,缺乏爱国爱民爱生之爱心,能让他们产生阅读需要的恐怕仅剩高薪和娱乐了,他们即使有再多的时间,也只会用在围城酒堡和球场上,决不会用在阅读上。能不能产生阅读需要,主要不在先天,而在于有无爱心,在于是否“爱心缺失”。
同样,如果我们稍稍留意,我们也许会发现,那些“阅读缺失”知识面奇窄的又喜欢题海的人,恰恰是经常埋怨自己的子女的老师怎样怎样见识窄、怎样怎样乱布置作业的人。这说明什么?自己的孩子才心疼,管他学生学习效率低、管他学生能否受得了,管他学生什么感受,管他别的科目、总个全局,我能争到时间就是我最大的本事,以此推之,我还要什么素质?我还要什么阅读?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受抑制,反受颂扬,久而久之,爱心泯灭,教师阅读,不缺失才怪!
兴趣与习惯,当然也是阅读缺失的重要原因。“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兴趣和习惯能使阅读的需要由被动转为主动”。缺乏兴趣,就会使阅读需要缺失。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习惯是人养成的,其主动力都来自于自身意志。一个人的生活乐趣可以靠先天(或说偶然)具备的兴趣,而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先天兴趣(比如有几个学习的人对那么多学科都有兴趣),因而,学习、工作仅靠先天的兴趣是极其有限的,真要搞好学习、工作,还需用自己的主动力去培养后天的兴趣。关公本无阅读兴趣、习惯可言,但为了国家社稷,他听从刘备教诲,立马有了兴趣和习惯,一时传为美谈。我们培育着国家民族未来的人民教师,难道不如一个封建武夫?我们常常教诲学生“兴趣靠培养哪一个学生对每一科都天生有兴趣”。也确有无数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之下培养起对各科的兴趣,那么,如果我们有爱生如子之爱心,难道我们反倒不如我们的学生,反倒培养不起阅读的兴趣;养不成阅读的习惯?
总之,“教师阅读缺失”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疴疾,原因也许还有很多很多,其中当然也有许多老师们的苦衷的困难,我们的尖锐剖析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而不是指责与谩骂。但我觉得,只有我们把对孩子们的爱放在心上,我们才能根治这个疴疾。因为,“教师阅读缺失”根在“爱心缺失”。